九游娱乐(NineGameSports)官方网站-九游点亮娱乐瞬间

朝阳科技(002981)2024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九游灯光娱乐有限公司
朝阳科技(002981)2024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5-04-08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朝阳科技(002981)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公司自电声行业起步,经过多年的发展,对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对优质资源的积极整合,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声学产品(耳机、音响)业务、精密零组件业务等。公司所属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与产品的技术创新为电声市场带来发展机遇,同时网络视听娱乐和游戏产业的刺激

  

朝阳科技(002981)2024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朝阳科技(002981)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公司自电声行业起步,经过多年的发展,对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对优质资源的积极整合,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声学产品(耳机、音响)业务、精密零组件业务等。公司所属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与产品的技术创新为电声市场带来发展机遇,同时网络视听娱乐和游戏产业的刺激提升了电声产品的消费需求。

  近年来,全球电声产品市场在消费电子产业升级、AI技术融入和消费者多场景使用需求等因素的多重驱动下,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音质、续航、降噪等技术的不断演进,蓝牙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AI技术的逐步融入,智能交互的升级,耳机产品呈现智能化、多功能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消费者移动化、即时化的视听娱乐需求不断增长,耳机使用频率不断上升。根据Canalys的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个人音频设备(主要包括TWS耳机、无线颈挂式耳机、头戴式耳机)出货量达到4.55亿台,同比增长11.2%;其中TWS耳机出货量达到3.3亿台,同比增长13%。

  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消费者对耳机产品佩戴的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了耳机产品细分领域的发展。随着技术的成熟,OWS耳机以其佩戴舒适和不入耳的特点,适用于消费者对于运动户外、办公通勤、日常休闲等场景的需求,推动了“第二耳机”需求的增长。根据IDC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开放式耳机出货2,492万台,同比增长212.0%。

  电子音响领域,随着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和音源设备推陈出新,产品种类不断增加,提升了行业整体发展水平。音响产品在电影电视、舞台表演、体育赛事、文化娱乐、会议系统、公共广播、网上授课等领域广泛应用,产品结构升级和场景多样化的趋势更加显著。

  此外,AI技术在电声领域的应用快速渗透,推动音频产品从功能型设备向智能交互终端全面升级,从智能降噪、语音识别到情感感知计算,AI大幅提升了音频产品的精准性与交互体验。2024年,生成式AI的突破性进展尤为显著,基于大模型的音频处理技术应用于智能终端,推动行业向处理精准化、交互智能化、服务个性化、场景多元化演进。以AI耳机为例,其功能边界已从单纯的音频播放扩展至实时翻译、健康监测、环境感知等复合场景,产品形态正经历革命性变革。随着AI与声学技术的深度融合持续深化,电声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创新可能。

  公司精密零组件业务主要服务于电子产品领域。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居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带动了电子产品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消费者对产品的追求从使用功能向高技术含量、功能多样性、便携、时尚等方向转变,智能化已成为产业共识和转型方向。

  为完善产业布局,推动资源整合,公司于2023年初成立子公司星联技术,开拓连接器业务,主要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储能、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连接器是传输电流或信号的电子元件,其应用领域广泛。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工业自动化、新能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结合国产化替代的趋势,将直接带动连接器行业的市场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对产业链的不断整合,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声学产品(耳机、音响)业务、精密零组件业务等。

  (1)声学产品:包括耳机及音响。耳机产品包括TWS耳机、头戴耳机、OWS耳机、入耳式耳机、无线颈挂式耳机、医疗助听器等;音响产品涵盖电影还音系统、专业音响系统、民用音响系统、智能蓝牙音箱以及其他光电产品等。

  (2)精密零组件业务:包括精密模具、塑胶、高频传输连接器、通讯线材、耳机皮套及各类电声配件等。

  报告期内,声学产品业务中,耳机成品占公司营业收入的70.36%,以ODM模式为主;音响产品占营业收入的13.62%,主要由子公司飞达音响生产经营,飞达音响是知名的专业音响品牌,以自有品牌开展销售,并承接部分专业音响代工(ODM/OEM)业务。

  公司近二十年在电声领域砥砺深耕,已与众多国际和国内知名品牌终端客户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进入了众多知名品牌商的供应链体系。公司技术研发实力、产品品质、精密制造水平、交付能力获得客户广泛认可。

  子公司飞达音响是国内领先的电子音响系统生产企业,品牌历史悠久,其电影还音系统、专业音响系统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优势地位。飞达音响产品种类齐全,电影还音系统产品与服务广泛用于各大知名连锁电影城;专业音响系统产品应用于各类剧院、体育场馆、多功能厅、会议扩声、IP广播、视频会议与教学、舞台灯光等多个场所或场景。

  公司所处的电声行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公司电声产品智能耳机、智能音箱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的智能硬件,是国家重点发展和支持的行业之一。我国经济已经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专业音响行业将受益于宏观经济的发展。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发展,亦催生了音响、灯光等设备的需求。2023年12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受国家政策的积极影响,未来电声行业将在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升级趋势中迎来市场增长。

  近年来,电声行业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尤其是无线耳机增长迅速。无线音频设备带来的便捷连接、聆听体验使得消费者的视听需求不断增长。随着技术进步和行业竞争态势的进一步演化,耳机的降噪、音质、续航以及功能复杂度持续提升,同时AI技术的逐步融入、智能交互的升级,多功能集成化、智能化的趋势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

  公司凭借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优质的质量控制和交付能力,已经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与主要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制定了国际化市场战略,配置了相应的营销团队,积极开展海外布局,加强与国际知名专业电声品牌的合作。公司越南生产基地已建设完成,为海外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司加大了研发硬件的投入力度,配备了专业的实验室,购置了大量专业设备,并配置了专业的研发团队,为公司技术研发提供有力支撑,新产品开发项目有序推进;公司技术研发工作坚持市场导向,服务客户需求,推动成果转化。近年来通过“大客户专案服务”的模式,与现有大客户保持了稳定、深度的合作,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公司深挖客户需求,积极开拓新产品、新项目,进一步增强了客户粘性。

  公司及子公司飞达音响均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多功能耳机及线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数字声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莞市新型多功能耳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技术研发平台。

  公司研发体系完善,各类实验室和检测设备健全,在音频产品、医疗助听、精密零组件产品等领域积极进行技术研发,实现了应用自适应主动降噪、多传感器、空间音频、圈铁组合、LE音频,Auracast广播、App通讯、超低音频传输等功能的耳机;可调增益和场景自适应算法等的助听器;以及具备六面声影院技术、同轴驱动、低音增强、多单元阵列等技术的各类专业音响;各类精密零组件产品等。同时公司积极开发其他声光结合产品,并在智能可穿戴产品领域积极进行技术储备。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拥有有效授权专利384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297项,外观专利44项;软件及作品著作权36项。

  公司主要客户为电声产品品牌商、电声产品制造商以及智能终端厂商,经过在电声行业的多年沉淀,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大客户开发与服务经验,与众多知名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进入了A客户、三星、H客户、安克、JLAB、Teufel、realme、小米、Skullcandy等知名智能终端品牌商的供应链。这些品牌商均在其行业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主要产品位居市场领先地位。

  子公司飞达音响在营销渠道方面深耕细作,经过多年发展,组建了一个覆盖面广的销售服务网络,配备了专业化的销售团队和技术支持团队。产品出口至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并覆盖全国300余个主要城市。此外,飞达音响与中影数字院线、浙江横店院线等国内主流院线也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

  公司专注于电声产品及配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多年,基于在电声行业积累的技术优势、人才和市场等方面的资源,已形成了以各类耳机、音响和电声配件为基础的完整产品链,并将产品链不断延伸、拓宽;公司设立连接器子公司,以及高规格建设了精密模具部,能够对内对外提供高频传输连接器、精密模具、塑胶制品等;公司凭借自身丰富的技术积累和生产经验,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代工生产路由器、短距离交通设备(电动滑板车)及其他智能电子设备等。

  子公司飞达音响作为国内领先的音响系统生产企业,其主要产品包括电影还音系统、专业音响系统、民用音响系统及其他光电产品等。飞达音响产品种类齐全,电影还音系统涵盖了大、中、小影厅以及巨幕电影等全部影厅设备,适应面广,技术含量高;专业音响系统、民用音响系统产品涵盖了电教、公共广播、体育场馆、舞台、报告厅、会议扩声、微电影、家庭影院、智能化无线、精细化的生产管理优势

  精细化的生产管理能力是公司业务规模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公司在基础质量管理流程方面建立起设计开发质量控制、物料认证、供应商管理、来料质量控制、制程质量控制、出货质量控制、客户服务等一套完整的精密制造管理系统,在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同时保证了公司的产品品质。公司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技术操作规程,注重员工培训和考核,不断优化生产工艺。这些举措使得材料、人工、质量等要素都得到完全有效的控制,公司产成品良品率高,有效控制了制造成本。公司升级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制造全流程信息可视化管理,保证产品高质量交付。

  目前,公司已拥有东莞、广州、莱芜、贺州四大国内生产基地以及越南海外生产基地。公司生产基地以中国为核心覆盖东南亚等新兴消费电子生产和消费聚集区。公司海外生产基地布局首先可充分利用东南亚价格相对较低的劳动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其次东南亚已成为新兴消费电子生产聚集区,是各知名终端品牌商新的重点布局区域,公司海外生产基地可就近为下游客户提供产品;再次,东南亚属于消费电子产品的新兴市场,市场潜力巨大,公司海外生产基地能够更加接近终端市场,更加迅速的做出市场反应。公司已在香港、美国、新加坡、芬兰等地设立子公司或办事处,为公司国际业务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公司经营管理层紧扣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内外部挑战,以主营业务为核心,通过市场拓展、技术创新和加强管理优化等措施,稳中求进,实现公司经营发展目标。

  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3,427.30万元,同比增长21.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90.81万元,同比下降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466.28万元,同比增长32.20%。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耳机成品、音响、精密零组件等产品。其中耳机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70.36%,较上年增加了30,397.96万元,增长33.18%;音响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3.62%,较上年增加了4,530.90万元,增长23.74%。

  “新手如何快速上手九游娱乐?”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在加强现有大客户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客户。2024年公司继续深化客户服务,根据客户需求积极推进产品选型,与主要客户新增多个机型的合作,并增加了OWS耳机、智能蓝牙音箱等产品,同时成功开发了多个专业音频领域客户,是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24.49%,其中耳机产品占主营业成本比重达到70.94%,较上年增加了23,224.49万元,增长33.88%;音响产品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为12.82%,较上年增加了3,441.59万元,增长24.46%。公司加强对各生产基地、子公司的管理,深入推进工艺优化、加快存货周转、采购优化和自动化改造等工作,并通过夯实信息化建设工作,强化制造过程管控。由于耳机成品占比提升等产品结构变化的原因,整体毛利率下降2.04%。

  公司期间费用较上年增长10.06%,其中销售费用较上年增加47.93%。主要系公司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加强国际高端音频领域客户的开发,相应增加了海外营销团队的配备。2024年新增了OWS耳机、游戏耳机领域的客户开发与合作。

  研发费用较上年增长30.80%,主要系公司重视技术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公司新增多个研发项目,夯实公司在音频领域技术积累,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增加产品类型,其中OWS耳机、智能蓝牙音箱产品于四季度成功量产。为满足持续发展的需要,公司积极壮大研发队伍,研发人员较上年同期增加26.44%。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加速推动了包括电声领域在内的多行业智能化转型的进程。公司积极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趋势,加强新技术应用,对智能电声产品结合大模型应用、智能交互升级等方面积极进行技术研究和储备。

  财务费用为-1,559.54万元,较上年变动-664.97%。主要系近年来公司积极加强国际业务拓展,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高。公司外销产品主要以美元计价,2024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升,导致汇兑收益增加。

  公司深耕消费电子行业,立足于电声产品智能制造,服务全球知名终端品牌客户。未来公司将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强化智能制造能力,持续关注并择机拓展智能穿戴市场,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首先公司将继续围绕耳机、音响两大产品序列,持续提升TWS耳机、头戴式耳机、开放式无线耳机、智能音箱等品类在市场中的占有份额,并持续优化创新,进一步丰富音频领域产品矩阵。其次,公司将紧跟市场趋势,积极推动新客户新项目的导入,将业务触角延伸至AI硬件、智能穿戴等新业务领域,强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加强技术赋能。此外,公司还将不断完善优化管理体系,利用公司多国和国内多地域生产基地布局优势,做好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促进公司长远发展。

  作为一家服务全球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商的制造企业,公司未来将围绕中国市场以及北美、欧洲、日韩等重点地区,集中核心资源深入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公司将重点打造具有国际市场开拓经验的专业营销团队,同时着力提升海外制造能力和资源协同效能,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研发及工程项目水平和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公司将紧跟国际知名客户最前沿的产品需求,构建一个可以快速响应国内外客户需求的全球化服务体系。

  公司产品主要服务于电声领域,近年来伴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空间沉浸式音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兴起,消费电子市场迎来新的增长动力。公司将抓住机遇加大资源投入,继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新产品的布局。在夯实电声产品优势的基础上,继续拓宽产品矩阵,如AI耳机、多功能开放式耳机、游戏耳机、翻译耳机等产品类型,同时利用在电声领域空间音频、立体音效、结构设计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加强其他智能穿戴产品的开发。

  此外,公司将继续推进连接器业务,聚焦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储能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加强产品研发,丰富产品选型,做好客户开发和服务工作,保障产品交付,打造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电声领域的技术革新日新月异,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领域加大投入,巩固并强化原有竞争优势,继续提升产品品质、优化生产制造工艺,同时积极把握行业新兴技术趋势并进行探索,以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发挥自身的工业设计能力、研发实力,在依托现有音频产品优势的基础上,重点适配布局新外观、新技术、新功能、新特点的音频产品。公司还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市场视角,重点关注AI硬件、智能穿戴等领域,着力提升大模型应用、智能交互升级、健康监测等多功能集成方面的能力。

  公司将继续做好资源配置,持续提升公司内部管控水平。依托母公司精益生产的基础,着力提升越南基地的整体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越南制造基地的成本优势。公司将加大越南厂区投入,逐步实施越南厂区扩建和升级改造,确保海外业务的顺利开展。公司还将持续加强管理协同,积极发挥国内厂区的精细化生产管理优势,从生产制造自动化升级、品质管控、工程技术团队搭建、增强管理和研发技术保障等方面支援越南厂区管理升级。

  此外,公司将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建立更加紧密的协同关系,巩固从元器件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生态,增强供应链稳定性,支持越南厂区生产运营。为公司海外业务承接提供有效保障,支撑公司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公司将持续优化人才结构,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工作。首先,公司将有计划地进行人才引进和储备,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同时强化培训体系建设,分阶段搭建新人导师制、内部讲师队伍、课程体系及培训评价系统,提升员工的企业认同感和综合素质。通过“外部招募+内部培养+考核筛选”相结合的方式,优化人员配置,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其次,通过制定有效的奖励政策、持续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利用股权激励工具等方式,确保企业核心关键人才的稳定性,助力公司长远发展。

  公司所处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国内生产企业数量众多,预计未来市场竞争将持续激烈状态。尽管公司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制造能力,并积累了一定的稳定优质客户,但如果公司不能有效应对行业竞争的加剧,保持竞争优势,则可能影响公司市场开拓的效果进而影响经营业绩。

  近年来公司深化大客户战略,与主要客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集中度较高。若未来主要客户出现产品结构、供应链结构调整等经营情况的变化,从而降低对公司产品的采购,可能对公司的盈利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从终端市场分布来看,全球电声行业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然而,当前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给行业带来了显著挑战,一方面,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国际贸易政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冲突频发,这些因素导致全球贸易体系波动加剧。在此背景下,可能对行业内的企业在跨境经营和海外业务拓展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高,外销收入主要以美元计价。近年来,美元汇率波动较为频繁,未来如汇率出现剧烈波动,会影响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会影响汇兑损益进而对公司利润水平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

  公司并购飞达音响形成了一定商誉,虽然公司及飞达音响管理层未来将持续勤勉经营,但仍可能存在业绩不达预期的情况,影响公司的整体经营预期。同时公司需要在未来的每个会计年度末进行减值测试,如飞达音响业绩不达预期,则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朝阳科技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